鐵丸石是沉積岩,主要成份是含鐵質的砂岩。至於鐵丸石與鐵釘石最大的不同,在於成份與外型的差異,因為鐵丸石外表裹著一層鐵褐色堅硬的外殼或結核狀結構。因此,臺灣石頭族將凡是外表含有鐵鏽狀鐵質的堅硬石頭,統稱為『鐵丸石』。
鐵丸石的產量很豐富,幾乎分佈全省,因產地的不同,可分為山採鐵丸石、海採鐵丸石、溪採鐵丸石三大類,在此分別說明之:
【一】 、山採鐵丸石:主要產於南投縣山區,以中寮鄉、國姓鄉、水里鄉等地附近小山溝以及山坡地,產量有限,因為山採的鐵丸石外觀與一般土石無異,採集過程艱辛,需攀高或深挖,但是山採鐵丸石經過清洗後,外型奇形怪狀變化多端,歷年來已出土許多名石而揚名國際。
【二】 、海採鐵丸石:主要產於台北縣淡水、八里、東北角、屏東縣枋山鄉等海邊,海採的鐵丸石產量不多,須等海水退潮後,才能發現它的蹤跡。因為經年累月受海水的沖蝕滾動,大多被磨蝕得光滑圓潤或脫殼狀,體積不大、外型變化少,臺灣石頭族常以禪石的理念表達。
【三】 、溪採鐵丸石:主要產於南投縣中寮鄉、國姓鄉、水里鄉、宜蘭縣寒溪、清水地熱、蘭陽溪上下游、高雄縣桃源鄉、少年溪等大小河川,產量豐富,但是因為近年來採集過度,除非颱風或大雨過後,才能找到品相較好的鐵丸石。
鐵丸石的顏色以深褐色和紅色為主,剛採到的鐵丸石,需要以電動馬達加鋼刷,刷除外殼土垢,再以清水沖洗,直到看見黑色石肌為止,再配置精緻檯座觀賞,便可得到一顆清麗靈巧的鐵丸石了
選擇或欣賞鐵丸石的好壞,在於選擇鐵丸石的質地細膩,顏色愈深紅愈好,造型儘量尋求符合中國傳統賞石標準『瘦、皺、漏、透、醜、秀』的條件者,造型變化愈奇特愈佳。
介紹:台灣史前時期時代─至今。
介紹:全台灣觀光景點與名俗特色跟由來。
介紹:全台灣玉石 五大山脈玉石與離島 海岸線 奇雅石介紹 電子書(懶人包)
介紹:台灣俚語 台語快消失了,能留多久算多久了。
介紹:「台灣 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有幾座?」大部分的人會回答1~10座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