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來到了台灣後花園、花蓮。
從小喜歡撿拾漂亮石頭的我,但是從來不知道祂的名稱,來到花蓮後、常常跟有玩玉石的前輩聊天,有些前輩們用口耳相傳方式把玉石說得活靈活現、差別在於沒穿插聊齋故事。
直到有一天認真上網查詢才知道,每一種石頭都有祂的專有名稱,而且要成為玉石還要經過幾百萬年的孕育,幾百萬年好長的時間、比人類有文字以來僅僅五千多年的歷史還多不知道幾倍,不自覺由心中燃起敬畏與憐惜之心。
敬畏的是一顆玉石從形成至今要幾百萬年,從幾百萬年前地心岩漿意圖竄出地殼,在熔岩極大壓力下注入地殼岩層,地殼岩層內的物質瞬間融入岩漿後冷卻於地殼之中,再經由這幾百萬年來地殼變動,慢慢推往地表形成高山,經由百萬年、日曬氧化、地殼變動、地震撕裂、豪雨沖刷,浮現於世。
玉石本身硬度夠堅韌,所以必需接受時間上環境的洗滌,浮現於地面的玉石再經由豪雨沖刷,滾入山溪岑靜於溪底,每當大雨來臨時,又要接受與其祂玉石或大石頭進行強烈碰撞,慢慢流入大海後,開始接受潮汐的洗刷成為一顆顆圓潤飽滿且光滑的海洗玉石,祂雖然不語,但是當您握著祂,想像祂在百萬年前成形、不知經過多少歲月祂看見了陽光、遠處的高山叢林綠地,入溪後在溪底享受寧靜與水面雨水的跳動,入海後接受日月潮汐規律般的翻滾成形,直到被人們拾獲。
玉石被人們拾獲後、命運各自不同,祂跟人們應該也一樣,希望受到疼惜與矚目,而且也不喜歡再度被塵封於水泥地內被隔絕等待下次出土之日"遙遙無期"
所以我會寫全台灣玉石,希望讓更多人認識祂、讓藏家的後代也認識祂、珍惜祂、永遠守護著祂。
介紹:台灣史前時期時代─至今。
介紹:全台灣觀光景點與名俗特色跟由來。
介紹:全台灣玉石 五大山脈玉石與離島 海岸線 奇雅石介紹 電子書(懶人包)
介紹:台灣俚語 台語快消失了,能留多久算多久了。
介紹:「台灣 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有幾座?」大部分的人會回答1~10座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