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五奇之美~鐵路
阿里山的開發,始於十九世紀末年。清光緒二十一年,台灣割讓給日本,日人有計畫的拓展台灣林業,於總督府殖產局下,設置林務課,掌理林政。並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發現阿里山有巨大檜木林,經過多次的勘察,於民國元年,完成嘉義、竹崎至二萬平間六十五公里之森林鐵路,次年二萬平阿里山乃至塔山、眠月等地之森林鐵路相繼完成,並開始正式之伐木作業,伐木持續了30年。 直到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原始之檜木林,已採伐殆盡,為保護天然資源,台灣省林務局於是將阿里山及玉山一帶三萬九千六百餘公頃國有林地列為「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逐年編列預算整建
一般所稱「阿里山」,是指沼平附近(現阿里山舊火車站一帶)。沼平原為一伐木村落,因隨年逐增的旅客而設置許多商店及旅社,形成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最早開發的遊客據點之一。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總面積41,520公頃,橫跨番路、竹崎、梅山、阿里山等四鄉鎮;其中雲海、日出、晚霞等自然美景遠近馳名,還有峽谷飛瀑、櫻花及竹林景觀更令人流連忘返;轄區內獨特的「Z」字型森林鐵道(俗稱火車碰壁)及鄒族原鄉文化,更增添阿里山的唯一與獨特性。
介紹:台灣史前時期時代─至今。
介紹:全台灣觀光景點與名俗特色跟由來。
介紹:全台灣玉石 五大山脈玉石與離島 海岸線 奇雅石介紹 電子書(懶人包)
介紹:台灣俚語 台語快消失了,能留多久算多久了。
介紹:「台灣 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有幾座?」大部分的人會回答1~10座不等。
.